研究 / 文章
香港人的文化結構
黃麗萍博士/戲劇教育發展基金司庫 、香港教師戲劇會會長、中學戲劇老師
人類學家克魯柯亨 (Kluckhohn, 1991) 對文化作了以下定義 :「文化是人類在歷史上為生存而創作的事跡,包含顯性部分和隱性部分;具有為某一族群所共享的特徵。」(1) 這定義的意思是 ,文化乃人在歷史過程中,與自然互動後留下軌跡。人在歷史進程中不斷企求優化自身在自然環境中生存的條件,其長久累積而成的成果就是文化。
人類學家赫斯科維芝 (Herskovits, 1955)主張人類的文化具有結構。 (2) 文化正是在人類歷史過程中凝聚而成,這些衍生歷程可視為一種系統演進,外在來說人類的生活方式可視為文化,內在不易觀察與約定成俗的形式亦可視為文化。外在和內在的結合,可視為一個「文化結構」。
不同學科的學者都試圖為社會文化勾劃結構,這些學者以人類學者居多,亦有文化學者和語言學者。不同的學者為社會文化勾劃的結構不同,這些分法能讓學者系統的認識社會文化中各個元素,並他們對社會大眾的影響。
文化結構的劃分
人類學家將「文化結構」分為三個層次: 高級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學、文學、藝術、宗教等; 大眾文化(popular culture),指習俗、儀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際關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深層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價值觀的美醜定義,時間取向、生活節奏、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與性別、階層、職業、親屬關系相關的個人角色。高級文化和大眾文化均植根於深層文化,而深層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種習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眾文化中,以一種藝術形式或文學主題反映在高級文化中。(3)
加拿大語言學家斯特恩 (Stern, 1992) 根據文化的結構和範疇,把文化 (culture) 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概念,分別以大楷C (Culture) 和小楷c (culture) 來表示。狹義文化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範等。廣義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廣義文化也是社會的深層文化 (deep culture)。
語言學家咸馬尼(Hammerly, 1982) 建議把社會的文化分類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信息層次」,即有關這個社會的一些信息,如這個社會的經濟、地理、歷史等知識,這些事實都可以透過系統的教育而學習得來的,當一個在社會族群以外的人走進這個社會時,他能迅速地掌握這個社會的事實文化,來與屬於這個社會內的人進行溝通。第二層次是「行為層次」,是指在此社會中的人遇事時應對的形式、習慣和態度,並其行為舉止,這涉及社會內的價值觀。第三層次為「成就文化」,是指該社會傳統上在文學和藝術的成就,此層次類近一個社會的精緻文化。 (5)
文化哲學者把文化分作三個層次,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種種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層次;制度文化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會制度;精神文化是指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兩者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層次,可由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內容反映出來。
文化作為社會的意識形態,經由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反映出來,又影響着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發展。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與伴隨着其獨特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而發展。社會的經濟和政治與時產生變化,其文化也隨着時間而不斷改變。(6) 此外,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又反映了民族的特性。
社會中的人和事構成不同的影響,有一些元素所構成的影響屬表層的,另一些影響則是深層的。因此,研究文化的學者把社會文化的元素劃分作不同的層次,台灣文化學者曾金金教授便把文化可分為表層和深層,表層文化的為物質文化,包括一切人類所創造的有形物質,如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深層文化有兩者,其一為制度文化,其二為精神文化三個層次,前者包括政治經濟、教育、法律等制度,後者包括文學、藝術、宗教、價值觀及思維方式。(7)
中國民族學家肖雲儒(1992)認為,任何一個民族文化的元素,就其功能和傳播的特徵而言,都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適應層次」,指那些能讓人適應環境,並讓人滿足自身需要的文化元素;第二層次為「歸屬層次」,指那些能讓人在社會中獲行歸屬感的元素;第三層次為「審美層次」,指那些能讓人表現個性的創作活動,不僅包括文藝創作活動,也包括各類自然科學創作活動,或社會科學創作活動。這三個層次的文化元素常交叉地呈現於社會文化不同的事物中,例如社會中的習俗、娛樂、社交等,常呈現出「適應層次」和「歸屬層次」的文化元素;社會中的藝術、文學等,常呈現出「審美層次」和「歸屬層次」的文化元素;社會中的技術、科學,常同時呈現三個層次的文化元素。肖氏又指出,中華民族文化傳統,較強調「適應層次」和「歸屬層次」,而忽略其「審美層次」。唯當我們深入探究時,中華文化的「審美層次」其實甚具潛力,創作動力不容忽視。 (8)
縱合各門類學者對社會文化的見解,我們可試為社會文化勾劃一個結構。一個社會的文化有深層部分和表層部分,深層部分的特徵是對社會族群影響深遠,但卻有可能不為族群所察,表層部分的特徵通常是可見的和可接觸的,但其對族群的影響可能是短暫和表面的。
在為社會文化元素勾劃結構時,我們不以為能勾劃出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結構,因為不同文化元素對族群產生不同的影響,以華人社會為例,由於華人具有五千年的傳統,其傳統文化元素植根於華人文化的深層,對社會族群產生非常巨大的影響力,比其他歷史文化尚淺的國家巨大得多。
香港社會的文化結構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 (1979) 指出 ,影響中國人最深的,就是中國文化,他認為中國文化就是中國人的民族生命,是中華民族的總體,非單指學術生活、經濟生活、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等,而是民族一切生活的總和。中國人只能在中國文化內尋找自救之道,因為中國人都經由此文化成長,要擺脫也擺脫不來。中華文化決定了中國人的性格,生活態度,和價值觀。香港既是一個華人社會,中華文化傳統仍佔於這個社會文化結構最深層位置,對這個族群產生最深層的影響。(9)
與中國其他地區不同,香港自十九世紀起已受英國殖民者的統治,文化融匯著中國和西方的影響,也受着香港本土歷史的影響。香港在十九世紀開埠之初,人口不過數千,到了二十世紀初,人口已達數十萬,大部分是從中國內地遷移來,很多屬隻身來到香港,家眷仍在中國內地,因此並沒有打算在香港定居,對香港的歸屬感不大。二次大戰後至中共在中國大陸取得政權初,中國內地經歷內戰連年,逾二百萬人踴來香港,香港的人口激增數倍,這些移民不得己定居香港,一直到1967年香港發生大規模暴動之前,香港雖說由英國作殖民統治,但中國人的主流社會和英國人分隔生活,只有少數中國人才享有與英國人打交道,故中國人仍主要生活於中國文化的傳統中。(10)
隨着香港的經濟起飛,香港的生活質素日漸提升,特別遠遠優於國內水平,香港人的歸屬感便漸漸建立起來。與此同時,中國內地在新中國政府治理下,正經歷數十年的政治運動和文化大革命,新生一代的文化有了明顯的轉變,例如儒家思想已不如上一代那麼受到重視,孔子的思想受到嚴肅的批判;女性的地位明顯提升,女性的勞動力被解放出來;以家庭為立國單位的概念受到挑戰,個人也得向單位領導負責等;中國在數十年間已偏離了傳統的中華文化。
對比之下,中華文化在香港人身上反而沒有很大的改變。在這些年間,香港人不感到自己中國人的身分,其實並非單純因為香港人對祖國沒有歸屬感,也非單純為殖民政府政策使然,而是客觀上香港和中國大陸的文化有了明顯的差異。因此,殖民地文化固然在香港文化結構中佔有重要位置,但也不宜過分高估。
香港殖民政府全面把西方文化引入社會,其實是在1967年香港發生大規模暴動之後。大規模暴動發生後,香港政府發現暴動的參與者大部分為青少年人,為求社會穩定,政府刻意為青少年提供大量的課餘活動,興建青少年中心以使青少年能善用閒暇,以增加青少年人對香港的歸屬感。(11) 與此同時,政府亦引入較完善的社會福利政策,於1971年實施「六年免費教育」,為6-12歲之學童提供義務小學教育(12) ; 於1972年啟動十年建屋計劃,以改善香港居民的居住環境(13) ; 於1974年立廉政公署,立法廢止傳統華人社會送禮為中心的社交秩序,把人與人之間的公私關係劃分清楚,社會上的公事關係建立在客觀、理性的基礎上。其後又於1978年實施「九年免費教育」,將義務教育的範圍擴展到初中。隨着諸如以上種種措施的實施,殖民地政府把英國的價值和制度引入了香港,特別透過學校教育。當時學校設有經濟及公共事務科,教導學生西方三權分立的傳統,行政、立法、和司法各自獨立,學生普遍認同此制度是西方賴以成功的因素,此外,學校也教導學生很多西方的核心價值,如尊重個人自由和平等,提倡法治精神。事實上,香港的教育制度使生活於其內的公民體會到平等,除了有平等的教育機會外,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是相同的,包括類近的校舍、類近的師資、類近的師生比例、類近的課程等,學生進入如此平等的教育制度中,其考試制度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公平競爭下優勝劣敗,事實上在七十年代的香港,基層公民能進身大學的比率,領先於世界上其他各國。(14) 到1980年代,香港政府引入西方議會選舉文化,先在1982年舉行區議會選舉,再在1985年舉行立法議會選舉,唯此次立法議會選舉只屬間接選舉。到1991年,香港首度舉行立法議會的直接選舉,自始,香港公民的生活便與選舉不能分離。
港英政府也把西方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引入香港。資本主義是一種社會經濟制度,信奉自由市場經濟,在這樣的制度下絕大部分的生產工具都歸私人所有,並藉著僱傭的手段以生產工具創造利潤。在這種制度裡,商品和服務在自由市場裡流通,投資的決定由私人進行,生產和銷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業控制並互相競爭。與資本主義一同引入香港社會文化結構的,是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包括強調由市場供求來決定商品的價值,所謂商品不單指物品,也指工作的勞動力。由於相信巿場由供求規律控制,資本主義奉小政府主義,政府的角色維持在低干預的水平,認為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唯一角色是保護參與者的權利和防止暴力、偷竊和諸如污染之類的破壞。因此,英國殖民政府一直奉行「小政府」政策,對社會經濟實施所謂「積極不干預」政策,但在教育事務上,殖民政府一直都保持着高度干預,特別在培養一批忠於殖民政府的社會精英,把他們安插在殖民政府內當政務官,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全球化(globalization)可能是二十世紀末以來最常提及的概念之一,由於資訊科技發達,互聯網把世界每一個角落連結在一起,把世界各地聯成一個共同體。各個社會制度中的元素,包括教育,自然也被納入這個全球化的網絡裡。全球化固然為社會教育制度提供了更多的參考,但也帶來很多挑戰。事實上全球化的過程中引發出不少地域性的抗衡活動,全球化強調地域間的同質性(homology),這容易使地域失去了獨特的地方文化傳統。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來自世界各國的思潮都有可能直捲其他地區,特別是西方世界的發達國家,如北美、歐洲、及紐澳地區各國。隨着全球化被帶到世界各國的,是後現代主義文化。兩次世界大戰後,後現代主義思潮開始滲透整個西方社會。現代主義提出的人類進步和自治的自信,在兩次大戰其間及其後遭到極權政治組織所做出慘無人道的事情所粉碎,現代主義所提倡的體系被証明是完全失敗的。後現代主義認為,不僅上帝不是解釋現實和人類經驗的基礎,而且人類也不能談及任何公認的事實,推理或道德。所有具代表性的體系都值得懷疑,世界上沒有真理,道德和人類尊嚴的公認根據。後現代主義對大解釋體系或故事有著很深的懷疑,它也批判那些聲稱中立的、沒有偏見的、或理性的觀點。 (15) 至今,後現代主義已影響至社會文化的不同層次,它發展為多元傾向,反文字詮釋而更多依賴圖像,反以集體為歸依而強調個人主義等。
總結
總的來說,香港社會的文化就是由中國傳統文化,由殖民政府引入的西方文化、 殖民地文化和資本主義文化,並全球化浪潮所帶來的後現代文化交織而成。當中在最核心和最深層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所及是香港各階層的華人;其次是殖民政府所引入的西方文化、殖民主義文化和資本主義文化,影響所及亦為香港各階層的人士;最表層的是全球化下的後現代文化,影響所及的主要為1980年後出生的一代。
-
克魯柯亨 (1991)。文化概念。於莊錫昌,顧曉鳴,顧云深編。多維視野中的文化理論。台北:淑馨。頁114-
-
Herskovits,Melville J. (1955). Cultural Anthropology. New York :Knopf. .p. 625.
-
陳越。領導權與 周照和、黃毅英 (2010)。從課外活動看持分失衡看教育產品指標化的權力展現。載於教育政策研討系列。香港:中文大學。高級文化:再讀葛蘭西。載於《文藝理論與批評》2009年第5期。
-
Stern,H.H. (1992).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au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208.
-
Hammerly,H. (1982). Synthesis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Blaine,Washington:Second Language Publication. P. 110-124.
-
曾小華(2004)。關於文化的定義。載於學習時報。參網頁: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545593.htm。
-
曾金金。語言學概論。第七講。參網頁http://chcsdl.open2u.com.tw/old_course/d/de/index.asp (2010)。
-
肖雲儒(1992)。民族文化結構論。中國: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頁1-2。
-
錢穆 (1979)。從中國歷史來看中民族性及中國文化。香港:中文大學。頁21-45。
-
陸鴻基 (2005)。香港歷史與香港文化。於冼玉儀編。香港文化與社會。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
周照和、黃毅英 (2010)。從課外活動看持分失衡看教育產品指標化的權力展現。載於教育政策研討系列。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政府又於2008-09學年起將免費教育擴展至公營高中學校及職業訓練局學校,即「十二年免費教育」,唯最後3年不是強制教育,學生仍有權選擇是否升學。
-
「十年建屋計劃」是香港政府於1972年提出的一項公共房屋計劃,目的是要在1973-82年間,為180萬香港居民提供合理居住環境的公共房屋單位。這項計劃改變過去香港政府對公共房屋只追求數量的態度。
-
同註15。
-
Paul Copan. What Is Postmodernism? On 4Truth.Net North American Mission Board. (Web site:http://www.4truth.net/site/c.hiKXLbPNLrF/b.2950205/k.7A9C/What_is_Postmodernism.htm,tak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