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P10_edited.jpg

研究 / 文章          

戲劇教育教育的哲學根源

錢德順博士/戲劇教育發展基金主席​、中學戲劇老師

  戲劇教育屬體驗性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教師按着教學目標在課堂中建立各類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中親身經歷情境。與傳統教學不同,教師在課堂中只是一個催化者,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中心人物。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哲學根源,可追溯至十八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及其後十九世紀的美國教育家杜威。前者被譽為近代史上佔據著顯著地位的思想家,對教育理論的貢獻可謂無與倫比(1); 後者是二十世紀偉大的教育學者,他的著作和思想造成巨大的影響,具備哲學家的睿智,奠定了二十世紀教育理想的基調。(2)

 

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盧梭是十八世紀法國的教育學家、思想家以及文學家盧梭,其年代正是法國爆發了著名的啟蒙運動。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強調遵從理性,對宗教信仰進行了徹底的譴責,又對封建政治進行了抨擊,對守舊的教育系統進行批判。

 

  盧梭正是啟蒙運動的旗手,影響現代社會民主制度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在教育思想方面,他是眾啟蒙思想家中最傑出者 (3)。他主張人權平等,崇尚自然,其著作多為控訴社會的不平等。

 

  盧梭在教育發展方面被稱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他認為所謂教育,並不是用權力或啟蒙的由外而內的強制權輸,而是去除一切足以障礙讓學生自然學習的事物,為學生締造學習環境便行。因為盧梭認為知識是靠自己的力量和實驗而獲得,而所謂實驗就是真實的經驗。(4)  

 

  盧梭在論教育的著作《愛彌兒》(Emile, or On Education)中,指出天賦人權,抨擊專制制度,要求個性解放,主張自然教育,他從感性的角度批判當時的專制教育制度,表達了他以教育去改造社會的強烈願望,他所提出的尊重兒童天性,培養自然人的教育理想,成為現代教育思想的先聲。甚至有學者認為不研究盧梭的教育理論,就不易理解近代教育事業更新的來龍去脈,就不易理解近現代教育哲學和教育科學的重要內涵。(5)

 

  盧梭的《愛彌兒》給與歐洲的教育思想影響最為深遠,被稱為「自然主義之父」。他在《愛彌兒》中提到教育的唯一目的是造就人,主張返回自然,提出自然主義教育理念,以兒童中心取代了成人中心和課程中心的想法。其學說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返回自然」,力除成人世界中加諸於兒童身上所有不合理的束縛,認為教育應以自然環境為主,去除一切矯揉造作的文明與形式主義。(6)

 

  盧梭主張實物教學的教育,鼓勵讓學生與大自然接觸,學校多辦校外教學,讓學生有更多接近自然的機會。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價值,主張以「學生為主體」。盧梭對教育的看法,正好就是戲劇教育學者對教育的看法,主張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從實作中學習。在《愛彌兒》中,他指出教師教育學生的方法要點是:

 

你的職務不是去教他(學生)各種科學,而是給他一種對於科學的趣味,以及當這趣味較趨成熟時,給他以學習科學的各種方法。這是一切優良教育的基本原理。一個人自己學習得來事物觀念,比那些從他人的教導而得來的較為真實和較為令人信服,不僅我們的理性不習慣於對於權力的一種盲目服從,而且我們在現存各種關係和相連的觀念中,還會發展較大的聰明。我們真正的教師,是經驗,是感情,人除了親身經歷其情境,他永遠學不到甚麼有益於他的東西。(7)

 

  盧梭所謂讓學生親身經歷情境,是認為真正的學習不能只憑「聽講」,而必須讓學生到真實情境中經驗和感受,此點與戲劇教育學者完全相同,亦為現今教育工作者所肯定。

 

  在世界各地的課程改革中,教育當局大致要求學生在教室學習以外,有相當時間的「其他學習經歷」,包括藝術學習經歷、體育學習經歷、和德育及公民教育學習經歷。各地的教育當局之所以強調「經歷」,是提醒學校不能單在教室內聽教師講解,而應安排學生到真實情境中體驗。

 

杜威 (John Dewey)

 

  盧梭是一代教育思想巨人,所提出的教育理論不僅鼓舞了當時的法國新興的資產階級,成為反教會,反封建專制的一面旗幟。他影響後來的康德,福祿培爾,直至美國的杜威。

 

  杜威就是另一位為戲劇教育提供哲學基礎的美國著名教育家。(8) 當歷史剛跨過20世紀的門檻時,杜威提倡了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理論,奠定了二十世紀美國教育的基調,在美國以至全世界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9)

 

  杜威身處美國的時代,盛行著進步主義的教育哲學思潮,該思潮乃反對傳統的教育模式,以為它過於強調嚴格訓練和記憶,學生處於被動位置。杜威將實用主義(Pragmatism) 哲學引入教育中,他為教育提出三個著名的命題,即「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教育即成長」,集中概括了他作為實用主義的教育信念。(10) 杜威的實驗和理論壯大了進步主義的聲勢,他倡議建立新學校。許多學校也加入進步主義的陣營。這些學校的特色是兒童本位、較寬容的訓導、男女合校、著重讓學生在生活中經驗,不埋首學業與考試,鼓勵藝術與手工學習。(11)

 

  杜威的教育哲學受着他對真理的認知的影響,他認為真理是透過經驗而掌握的。杜威強調他的哲學是「經驗論」。所謂經驗,就是人透過感觀和思考,包括眼所看到、耳所聽到、身體所碰到、舌頭所嚐到、鼻所嗅到,然後是動手操作到和頭腦所思考到的。人所經歷的一切,親身參與的一切,都使他獲得經驗,並以經驗為基礎建構真理。

 

  杜威認為教育就是通過讓學生參與而進行的。杜威所說的「參與」,就是指學生不是被動的坐着聽,而是主動在真實情境中經驗着。社威又指出教育是要激發學生的能力,而學生的能力是要在真實社會情境中才能被激發出來。當然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天到晚帶着學生走進不同真實的社會情境中,而戲劇教育正好能在教室內創設各個虛擬情境,讓學生在教室內也能經驗教室外的真實社會情境。(12)

 

  杜威的教育哲學,貫串了他所創辦的學校課程每一個環節,包括教育宗旨、教育環境、教學內容、教學法等。教育宗旨方面,杜威認為教育不是為政治或經濟而服務,而是超越政治和經濟的,是以學生的潛能為基礎,為要引發學生的潛能,使他們能在社會中有最大的發揮。

 

  杜威又提倡教育旨在培養學生多項共通能力,如自我控制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良好的思考習慣、生活的適應能力、繼續學習的能力等。杜威的多項倡議至今仍影響着世界各地,也是各地教育當局於本世紀初提出教育改革時的目標。

 

  杜威賦予教育的宗旨,或以為過於理想,但其可取處是呼籲教育應以人為本,反對把人視為經濟和政治的工具,此觀點正是戲劇教育工作者所持守的信念。杜威提倡「教育即生活」,認為教育離不開學生生活,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從學生自身經驗中學習。又提倡「學校即社會」認為既然教育即生活,那麼學校就具備社會生活的形式,應該把現實的社會生活呈現於學生面前,校內的學習應該與校外的學習連接起來。

 

  在教學法上,杜威主張「從做中學」,他認為通過做事所得到的學問,比靠聆聽而得的學問實在得多。當然,「從做中學」不能推到極端,甚至否定系統科學理論知識的教材。 (13)

 

  教學內容方面,實用主義認為較重要的科目如下:科學、歷史、地理、工作、遊戲和語文,當中包括工作和遊戲兩科。工作方面,杜威認為工作的目的在生產及製造,能讓兒童了解目的的重要性,知道做是要有目的,也能幫助兒童運用判斷力,選擇適當的方法和工具,並獲得相關的知識。至於遊戲,它是學生的天性,並不如傳統觀念般認為遊戲只供學生閒暇時消磨時間的,否定遊戲的意義。杜威認為遊戲是運動、是學習、是磨練,透過遊戲,兒童可以增強體力,獲得實用的知識,並培養領導及接受領導的人才。 (14)

 

  不論是「從做中學」或重視「遊戲」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實踐時遇到的困難不易解決,例如杜威主張把學生帶到真實環境中學習,但如很多教育學者一般,都忽略了成本利益的問題。倘真的帶學生到真實情境中學習,便必須考慮安全問題,例如一名教師不可能帶太多學生作實地考察,但降低師生比例便會令成本上升,因此,這正是學校不能經常組織實地考察的原因之一。戲劇教育學者深知透過走到真實情境考察的困難,既受杜威的實用主義所啟發,便倡議把戲劇元素應用到教育中,讓學生運用想像力,在安全的教室環境下進行操作,仍可讓學生得到具體的經驗。

 

結語

 

  盧梭和杜威,兩者都提倡體驗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導向教師思考教學目標時,都朝着在課堂中建構與生活相符的情境,讓學生透過親身經歷情境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學習動機得以大大提升,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更主動和投入。

 

  在《藝術之體驗》(Art As Experience)中,杜威指出教育全部活力的主要泉源是在於學生的本能和動機,而不在於外的因素。教師通過啟動學生的自發性,透過扮演、遊戲、形體模擬等,都是教育方法的基石。 

 

  社威早於1896年在其任教的芝加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的實驗學校,展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實驗。杜威的實驗學校自此便時常發表有關利用戲劇教學的報告,引起了許多學校的仿傚,並以其實驗之方法作為範本,從事教學。其後多所小學相繼參與實驗。這些實驗性的教學活動,雖無戲劇之名卻有戲劇之實,而「進步主義式教學」亦成為戲劇教育的良好範例。

  1. 王坤慶(2000)。教育學史論綱。湖北:湖北教育。頁73-74。

  2. 王坤慶(2000)。20世紀西方教育學科的發展與反思。上海:上海教育。頁234-5。

  3. 同上。頁74。

  4. 陸琪譯,羅曼羅蘭著(1984)。盧騷傳。台北:志文。頁6。

  5. 王坤慶(2000)。20世紀西方教育學科的發展與反思。上海:上海教育。頁6-7。

  6. 陸琪譯,盧梭 (1984)。愛彌兒。於羅曼羅蘭著。盧騷傳。台北:志文。頁96。

  7. 同上。頁100。

  8. 王坤慶(2000)。教育學史論綱。湖北:湖北教育。頁239。

  9. 王坤慶(2000)。教育學史論綱。湖北:湖北教育。頁2。

  10. 王坤慶(2004)。現代教育哲學。頁37。

  11. 趙祥麟、王承緒譯(2009)。杜威著〈我的教育信條〉於《社威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學。

  12. Dewey, John(1997).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USA: Kappa Delta Pi.

  13. 趙祥麟、王承緒編譯。杜威著(2009)。〈民主主義與教育〉於《社威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學。

  14. 韓景春(2000)。〈實用主義的教育哲學〉於邱兆偉編《教育哲學》。台北市:師大書苑。頁103-107。

  15. 劉藍玉、張淑君譯(2005)。杜威著〈Art as Experience〉於華騰伯格編《論藝術的本質名家精選集》。台灣:五觀藝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