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P10_edited.jpg

研究 / 文章          

學校戲劇教育的形式

錢德順博士/戲劇教育發展基金主席​、中學戲劇老師

形式分類

 

  學校戲劇教育的形式很多樣化,如何分類,端視乎分類的原則。

 

  英國戲劇教育學者保頓(Bolton)把戲劇教育按「課堂授課模式」分類,把戲劇教育分作四類:即「練習」(exercise)、「戲劇性扮演」(dramatized playing)、「劇場」(theatre)和「透過戲劇學習」(drama for understanding) (1)。台灣戲劇教育學者張曉華按戲劇教育在課堂內和課堂外所有的可能模式分類,把戲劇教育分作五類: 即「創造性戲劇」(Creative Drama) (2)、「教育戲劇」(Drama in Education)、「教育劇場」、「兒童劇場」(Children’s Theatre)和「青少年劇場」(Youth Theatre) (3)。香港創意學者許明輝則按課程分類,把戲劇教育分作正規課程與非正規課程,前者包括:「戲劇科」、「戲劇作為藝術科單元」和「戲劇作為非藝術科單元」,後者包括「戲劇課外活動」 (4)。 

 

  戲劇教育形式的名稱也未統一。以Creative Drama為例,乃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創造新的人物、台詞等。在西方經歷多次轉變,它的始創者瓦德本稱在課堂上的即興創作為Creative Dramatics,但後來又改稱為Creative Drama。其中文譯名也不同,台灣戲教育學者林玫君稱為「創造性戲劇」,台灣張曉華則稱之為「創作性戲劇」,乃針對學生在過程中除創造外,更重要的是操作。香港的資深戲劇教師彭玉文認為兩名稱都太長,建議稱為「創造劇」 (5)。戲劇教育工作者陳恒輝則稱之為「創意戲劇」 。(6)

  (一) 創意戲劇 (Creative Drama)

  創意戲劇是一種以即興演出為主要形式的戲劇活動,它通常在學校教室或活動室內進行,教師利用不同類型的活動,包括遊戲、肢體練習、說話練習、默劇動作、即興對話創作、即興戲劇表演,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創造性戲劇教學的形式本是專業劇場和大學戲劇系用來訓練學生的方法,但由於其活動模式甚具教育效能,故被教育工作者納入學校教育中。

 

  創意戲劇是由美國戲劇教育學家瓦德(Winifred Ward)所提倡,其教學活動主要是給學生經歷一個過程: 把各類的教材化作戲劇演出。這個愉快的過程包括三個步驟:第一步驟是情境創作,即與學生一起創作戲劇情境,並將學生置於想像的情境中作即興演出,以讓他們體驗劇中人物的感受;第二步驟讓學生理解故事情節,即根據教材,或文學作品、或歷史、或課本、或其他教材故事,按學生的理解,創作即興戲劇;第三步驟戲劇創作,即讓學生蒐集所選擇故事的相關資料,以即興扮演開始,發展至較為正式的戲劇,又指導學生設計和製作簡單的佈景與道具,最終製作一齣戲劇,於學生面前演出。(7)

 

  創意戲劇一般都有特定內容,戲劇在課堂依據此內容發展下去。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關於校園欺凌故事的開端,故事描述兩名初中學生在校園打籃球時,一名高中學生搶去他們的籃球,並要求他們離去籃球場。教師可讓學生分組,運用身體構成一幅靜止的圖畫,戲劇教育工作者稱為「定鏡」(still image) (8),各組學生便以「定鏡」把籃球場欺凌事件的情境表達出來。然後,請班上一位學生訪問一下那兩名被欺凌初中學生的感受,也訪問一下那名高中學生為何要欺凌低年級學生。正透過類似學習活動,讓教室內的學生明白被人欺凌之不好受,也明白欺凌他人的人的心態。

 

  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戲劇形式,讓學生繼續探討校園欺凌事件,也可要求班中學生協助故事中那兩名中一學生解決困難,例如當他們受到欺凌時,他們應怎樣做?教師可以邀請他們把方案演出來。由這例子看到,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並不是演技的專業訓練,而是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戲劇活動中,以觀察、模仿、想像進行探索,並在過程中寓學習於滿有樂趣的戲劇活動中。

 

  (二) 教育劇場 (Theatre-in-Education)

 

  教育劇場源於1960年代英國,而後繼續發展於70至80年代,是由具有專業水準的表演團體,按一特定學習主題而編排的演出。基於經費,表演人數一般在只有3-4名,理想的觀看人數是一個班的學生,即30-40人,演出可以在教室、活動室、學校禮堂、校園某處、校外劇院等地方進行。

教育劇場適合不同的年齡層,由初小到高中均可。教育劇場可探討多類型人文學科的問題,如種族問題、性別問題、奴隸問題、戰爭問題等。教育劇場有別於一般表演,它不是純粹的演出,而是一個設計精密的教學活動,演員既要演出,又要擔任教師職,故又被稱為演教員(teacher-actor)。演教員需要把握教育內容與重點,在演出前,演教員一般會先讓學生探討要學習的課題,給予學生充足的資料,並進行講解,安排學生作小組討論,讓學生對接下來的演出有更充份的掌握。演出期間,演員不斷向觀眾發出挑戰,讓觀眾就劇場的主題作出多角度的反思。演出後通常有跟進環節,可以是工作紙,又或分組討論,對劇中人方才的際遇作評論,再向全班匯報。跟進環節務求鞏固學生所學,並促使他們就課題作進一步的反思。

 

  整個教育劇場的演出都預留了空間讓學生參與其情節的發展。一般來說,戲劇發展到某一段落,劇中的人物會遇上困難,這正是演員欲讓觀眾思考的課題,這些困難常是人物需要在兩難中作抉擇,如應否犧牲自己來幫助別人,應否把零用錢借給有需要的同學等。演員可跳離劇中的情境,向作為觀眾的學生詢問意見,又或邀請學生進入戲劇情境內,參與演出,與角色一起面對困難。因此,教育劇場的結構必須具有相當的彈性,對演員的要求很高,特別是即興演出的能力,因為學生不同的意見常會引出不同的結局。

 

  教育劇場的精粹,乃在於觀眾在演出過程中可參與其事。英或戲劇教育學者奧圖 ( John O’Toole)按觀眾的參與程度,把教育劇場分作三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外在的參與(extrinsic participation),那是最簡單的參與模式,觀眾在演出後留下,就劇中的人和事作討論,或交流意見。第二種模式是邊緣的參與(peripheral participation),觀眾獲邀到戲劇情境中,或回答問題、或作評論,但他的參與不會影響整個戲劇的推進。第三種是合成的參與(integral participation),觀眾獲邀到舞台上,並介入戲劇情境中,他的一言一行將影響劇中人的命運,並改動劇情的發展。(9)  從教育功效來看,第三種是最好的,但難度亦最高,特別是要求參與的學生都要很認真,而學校亦須建立此戲劇學習文化。

 

  英國教育劇場學者積遜(Tony Jackson)在他的編著的《透過劇場學習:教育劇場的新視野》(Learning Through Theatre: New Perspectives on Theatre in Education)中臚列了英國教育劇場自開始至今各階段的發展。早於1960年代時,英國劇場界對教育的熱衷,又遇上教育當局的撥款支持,教育劇場便在學校開展起來。到1970年代,隨着更多戲劇專業人士組成教育劇場的專門團體,教育劇場的形式更豐富。自1980年以降,英國經歷經濟下滑,政府縮減對劇團的撥款,很多教育劇場劇團因而倒閉(10) 。由英國的經驗得知,教育劇場的成本太高,又加上學校必須建立一個以戲劇學習的文化,故在學校發展有一定的困難,事實上,教育劇場在香港暫時也不興旺,特別是合成參與的模式,展望未來,筆者對教育劇場於香港的學校教室的發展不表樂觀。

 

  (三) 學校劇 (School Drama)

 

  學校劇是一種在教師或戲劇專業人士指導下,而完全由學生擔任演出的戲劇演出,其觀眾大多是自己學校的學生、教師、和家長,但亦可以是公眾人士。此種活動在香港學校甚為普遍,中學的劇本通常由學生自己編寫,並負責擔任後台的各項工作,小學則由教師編寫劇本和擔任大部份的後台工作。學校劇能有效讓學生整合戲劇科所學,讓他們了解課堂所學到的各個戲劇元素間的關係,在製作過程中又能促進學生的人格發展 (11)。學校劇可在學校禮堂或校外正規場館進行,它不必是一個長劇,而更適宜讓三至四個組別的學生各自演出約20-30分鐘的短劇,彼此評賞和觀摩。

 

  學校劇可以是一種有系統的教學,其教學課程可分為戲劇藝術、劇場技術與劇場行政三大範疇。戲劇藝術方面可分作兩部分,其一為編劇,其二為演繹劇本。劇本創作涉及把戲劇元素應用於文本上,如人物描寫、情節曲折、衝突發展、時間空間等,教師也可指導學生在進行不同類型的創作模式,如集體創作。演繹劇本由導演領導演員進行,對初中學生來說,導演一般由教師擔任,演員按導演的概念演繹劇中人物,包括集中、想像、交流、台詞處理、形體、感官記憶、情緒記憶等。戲劇藝術方面的教學目標,在使學生整合戲劇藝術各個環節,從中了解它們的關聯,又培養審美能力,分析戲劇內容的能力。此外,又能培養學生多項共通能力,如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溝通能力、解決困難的能力等。

 

  在劇場技術方面,學生可學到音效、燈光、佈景、服裝、道具、人物造型等,並各項工作如何由負責舞台監督領導下進行,並與前台的導演和演員們如何合作無間。劇場技術的教學內容,在使學生能了解後台各環節的操作,使學生對戲劇這門綜合藝術有更全面的概念,認識到後台各方面本身都是一門藝術,糾正學生重前台輕後台的錯誤觀念。

 

  在劇場行政方面,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經歷實際的公開演出所涉及的各個環節的工作,工作由擔任監製的學生負責。在擔任監製的學生管理之下,各項演出工作須按既定的時限逐一完成。一般來說,教師與學生為演出訂定演出的地點、日期、時間、場數後,劇場行政便要負責宣傳及票務、場刊製作、邀請嘉賓等實務工作。劇場行政的教學目標在使學生認識藝術行政各項工作的性質,特別認識觀眾在戲劇藝術中的重要性。對學生來說,劇場行政是一項富挑戰性的學習過程,能培養他們應變的能力、應付壓力的能力,並非在教室內的戲劇課能學到的。

 

  教師將演出日訂定之後,即進行角色創作和選定角色甄選,舞台技術工作分工、討論劇本、對詞,初排、細排、複排、試裝、技術排演、彩排、演出行政及演出前、中、後各項工作之執行與推動的領導工作。劇場演出的教學目標在使學生能夠理解戲劇演出的內容與形式,如: 整合性的各項藝術要素,觀眾效果與互動關係,劇場演出的即興表演與應變,多層面感知與情緒的細節,導演、劇本創作、劇場管理執行的合作等。

 

  學校劇的學習須著重過程,而不應只注重最終於舞台上的成果,特別不應向學生過份強調贏取掌聲與讚揚。就學生學習能力而言,學校劇不論在小學和中學都是一個很好的鍛鍊過程,教師只需要按學生的能力調節演出的時間和劇本的內容便可。一般來說,小學的演出約為5-15分鐘,中學約增至10-20分鐘。內容方面,可選擇學生能理解而有興趣的題材,人物也要在他們能演繹的範圍,如涉及教師、學生、家長的校園趣事。教師的教學重點不在舞台上的佈景、服裝、燈光、化粧技術,而是在於劇本創作和演繹,此兩方面更能開拓學生的才能,對其他學生也好作示範性的舞台演出。

 

  (四) 學生劇場 (Theatre for Students)

 

  學生劇場是由專業劇團所製作的戲劇,主要演給學生觀賞,其演出的質素與一般在劇場看到的戲劇沒有明顯的分別,只是題材較適合學生欣賞而已,當然,在學校演出時,舞台設備較在劇場演出簡陋。學生劇場在香港相當普遍,與教育劇場一樣,學生劇場的題材乃針對教育目標而創作,內容程多樣化,有探討人文學科的議題,有把中文教材改編作劇本演出以增加學生對課文的認識,有演出英文劇給予學生更多機會接觸英語。與教育劇場不同,欣賞學生劇場的觀眾,只須坐在觀眾席上,對舞台上的劇情大都沒有甚麼參與。

 

  學生劇場演出的地點,可以是設備齊全的正規劇場,學生透過欣賞專業演出,可了解何謂專業水平。很多時,在演出前後,劇團會安排學生到後台參觀,讓學生了解專業製作的後台實況,對在學校修讀戲劇科的學生來說,實是一個很好的經驗。除了正規劇場外,學生劇場也可以在學校禮堂或其他地點演出。專業劇團派出演員和幕後工作人員,帶着簡單的佈景、服裝、道具、音響等,到學校作巡迴演出。 為便於巡迴及降低成本,演員一般都只有4-5人,而後台工作人員一般都只有1-2人。

 

戲劇教育的光譜

 

  把各類戲劇教育的形式以光譜排列,有助戲劇教師在實施各類形式戲劇教育時,清楚了解自己的立場,並可為是次學習歷程設定合宜的學習目標。事實上,很多學者在過往也曾為戲劇教育的不同形式排列光譜,英國學者奧圖(John O’Toole)認為,戲劇教育乃由兒童遊戲一直延伸至戲劇教學法,然後到教育劇場,其終點為正式的劇場演出。在延伸的過程中,其結構由放任至嚴謹,由難為演員和觀眾分野至兩者有清楚界限。 (圖1)(12)  :

學校戲劇教育的形式圖1.png

  台灣學者林玫君參照貝克(D. Baker)的觀點(13),依照活動進行與組織之嚴密性,將幼兒戲劇遊戲納入線上,與奧圖的光譜類近。她認為光譜的一端應為幼兒自發性戲劇遊戲,此端的特點是著重過程,兒童參與度高,以遊戲內在規則為依據。光譜的另一端為劇場,此端的特點是著重成果,兒童參與度低,以劇場外在客觀規律為依據。光譜的中央為創造性戲劇,性質介乎兩端之間。(圖2)

學校戲劇教育的形式圖2.png

  綜合學者們的意見,戲劇教育四類形式,按六項特徵排列了以下的光譜,此六項特徵為: (i)進行場地、(ii)學生參與度、(iii)即興性、(iv)組織嚴密性、(v)對過程與成果的著重及(vi)促進成長。「創造性戲劇」在光譜的一端,「學生劇場」則在光譜另一端,而「學校劇」和「教育劇場」又在光譜的中央位置。戲劇教師在應用各類戲劇教育形式時,可按以下光譜釐定合宜的學習目標 (圖3)。

學校戲劇教育的形式圖3.png
  1.  詳見第二章,第一節,第二段。

  2.  台灣張曉華教授譯Creative Drama為「創造性戲劇」,筆者隨台灣林玫君教授譯作「創造性戲劇」。

  3.  張曉華著:〈台灣學制內戲劇教育規範與發展現況之解析〉,於彭玉文編:《滙聚中的巨流:兩岸三地戲劇與教育會議2005文集》,香港教育劇場論壇2007年版,第111-114頁。

  4.  許明輝、舒志義著:〈戲劇教育的本質〉於許明輝、舒志義合編《香港學校戲劇教育:成果的分析與評鑑》,香港教育劇場論壇2010年版。

  5.  彭玉文著:〈教育戲劇(Drama-in-Education)及創造劇(Creative Drama)的源頭及發展〉於彭玉文編之《課室變法:創造劇與教育戲劇實踐》。香港: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2001年版,第27頁。

  6.  陳恒輝、陳瑞如著:《戲劇教育:讓兒童在戲劇中學習和成長》,香港:嘉昱2001年版,第126頁。

  7.  Ward,Winifred (1930). Creative Dramatics for Upper Grades and Junior High School. D. Appleton & Co. P.3-10

  8. 〔英〕尼蘭德斯、古德著,舒志義、李彗心譯:《建構戲劇-戲劇教學策略70式》,台北巿: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2005年版,第78頁。

  9.  O’Toole,John,Theatre in Education:New Objectives for Theatre-New techniques in Education,Hodder & Stoughton,1976,p.17-25. 

  10.  Jackson,Tony,Education or theatre? The Development of TIE in Britain,in Jackson (Ed),Learning Through Theatre:New Perspectives on Theatre in Education,Routledge,1993,p.18-31.    

  11.  Swortzell,L,Theatre for Young Audiences Around the World in 21 Plays,Applause Books,2000,p.4.  

  12.   O’Toole,John,Theatre in Education:New Objectives for Theatre-New techniques in Education,Hodder & Stoughton,1976. p.19.

  13.   Baker,D,Defining Drama:From child’s play to production. Theatre Quarterly,7,1975,p.61-71.

bottom of page